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委员之家委员风采
史伟东
字号:[  ] 发布日期:2017-12-04  信息作者: 陈斌国

乐 为 群 众 办 实 事

——记象山县政协委员史伟东

 

今年9月下旬,象山县茅洋乡屠家园村53岁的屠余福与同伴在旅游车上开心不已。从未出过远门旅游的屠师傅兴奋地说:“这次江苏淮安三日行,又是义兄赞助的。” 屠余福所说的“义兄”即是象山县政协委员、丹东街道民营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史伟东。史伟东乐心公益,自2017年2月担任象山县第十届政协委员后,他常对同伴说:政协委员既是政治荣誉,更是责任和担当,应当时刻想着群众,多做好事办实事。

一、让休闲环境更美丽更安全

象山县城三面环山,山涧水库星罗棋布,登山亲水成为县民健身休闲首选。今年6月一个早晨,史伟东在晨练时听到有人抱怨:去东谷湖人多道路窄,差点被人挤下水库坝;城北步道也多处毁坏,一不小心就打脚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抽空赶到东谷湖、城北步道转转,看到情况确是这样,心里不安起来。他遂把观察情况向街道联委会领导汇报,交谈中得知,这是个老问题,上届政协委员递交过整治东谷湖交通环境等提案,有关部门修修补补,面貌依旧。史委员觉得,政协监督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于是利用每月一次“委员工作日”,召集本组5位委员、信息员,首先视察东谷湖景区。

坐落象山县城东侧的东谷湖水库建于上世纪50年代,湖区水面100余亩,因为湖光山色交通便利,最获市民钟爱。正值高温夏夜,湖岸游人如织,挨挨挤挤。史伟东等委员边散步观察,边征求行人看法,现场开起座谈会。大家分析讨论,汇总成三方面意见:一是弥补交通短板,拓宽湖坝道路,从3米扩大到3.5米;打通湖心岛,修建里岸到外坝直通栈桥,形成环湖观光道。二是提升环境质量,将里岸一段块石路浇铺成沥青路;沿路增设石凳石桌,改造景观绿化;在湖心岛建造亲水平台、凉亭、廊榭。三是净化水体,利用冬令少雨,清理库底淤泥。

    小组提案送交县政协后,史伟东等又数次走访部门,补充相关意见,询问办理进展。有关部门经过勘察研究,认为委员建议综合详细,切实可行。今年9月县里公布东谷湖游览区(含湖心岛)景观工程实施方案。10份开始,东谷湖整治工程分头开工。消息传出,一位老委员激动地叹慨:“连通湖心岛,呼吁五六年,终算落地了!”

在关注东谷湖环境同时,史伟东等委员还牵挂城北游步道。8月下旬,该小组邀请县政协领导,徒步踏看山上道路,向登山群众了解情况。原来10年前,县登山协会在政府部门协助下,动员志愿者开凿一条从东边鲫鱼山脚过道泉山、牛游塘、沙地岗、上官山到城西彭姆岭的休闲步道,此路绕缠半山腰,长约5公里。经过多场暴雨山洪冲刷,很多坑桥路坎滑坡塌陷。

视察后,史伟东起草小组建议,送交街道联委会、县政协,要求督促政府部门拨出专款,尽快维修道路,并建立长期养护机制。这则建议引起县政协和有关部门重视,经商定,今冬晴好时,进行一次全面整修。

二、让个体经济更活跃更健康

2016年7月,丹东街道成立个体劳动者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史伟东从事多年食品、酒品业,被推选为会长。他走访会员,发现眼下实体店铺生意萧条,业主转型创业疑虑重重。如何当好个协娘家人,史伟东首先从关心关爱着手。他组织会员中秋农家乐烧烤,国庆千丈岩登山,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定期看望贫残会员,上门给去世会员父母送花圈,赴丹东、爵溪、墙头、晓塘敬老院慰问老人,还给高温一线交警赠送矿泉水和防暑品。常活动频交流,凝聚会员向心力。一位新入会业主感慨道:“几个月前史会长上门动员时,我还以为街道个协挂挂名,没花头,想不到协会真是个温暖大家庭!”现在丹东个协会议从一年前的116余家扩大到现在323家。

在史伟东看来,个体协会不仅要传递温暖,更要提振发展信心。在年初一次县政协会议上,他要求政府部门重视关心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设法解决当前融资难问题。在史伟东等委员积极呼吁下,丹东街道办事处拿出5万元专项经费,支持丹东协会开展联谊活动;今年7月,县国民村镇银行经过认真考察,指导丹东协会组建融资俱乐部,健全小额、短期、低息、信用担保等信贷机制,首期确定1亿元专贷规模,并委托丹东协会调查审核贷款户动态信息。这项惠民举措赢得了会员的欢迎,试运行3个月来,先后办理借贷手续85余笔,累计金额1350万元。根据融资俱乐部运作状况,史伟东正搜集总结,打算在明年政协大会递交一件新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大投融力度,规范借贷程序,既让会员得实惠,又确保资金安全。

有借有还,下借不难,银行借贷最能考验会员诚信度。近来史伟东与协会理事正在宣传发动,开展“象山县最美企业、最美个体工商户”“宁波市诚信企业、诚信个体工商户”“浙江省放心商店”推荐评比活动,努力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经商氛围和和谐环境。     

三、让个协会员乐公益富爱心

今年10月22日,丹东街道个体劳动者协会组织80多位会员来到河东村东山脚,举行攀登瑞龙岭比赛。本是一次普通重阳健身项目,史伟东想到这是一次公益宣传好机会。在山顶登山优胜颁奖后,史伟东启发道:“大家看到了,瑞龙岭步道游人多,路边随扔着饮料罐、尼龙袋、矿泉水瓶等,我们能否伸出举手之劳?”“好!”会员们齐声回答,公益之心点燃了。史伟东趁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把黑色垃圾袋,两人一只迅速分发。正值周日,游人众多。他们见刚才的登山队变为了保洁队,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有的边行走边宣传“不要扔垃圾了”,有的主动参与捡拾废弃物。一个小善行,引来众人钦,会员们笑着感慨:“史会长真会动脑筋,登山健身环保行。”

史伟东店门口是条繁华商业街,他看到环卫师傅一天到晚清扫保洁,十分辛苦。在今年上半年一次政协会议上,他建议政府部门提高一线环卫人员的保障待遇。关爱城市美容师,个体协会有份责任。今年9月中旬,他与协会班子商量,准备在会员店铺门口钉块“环卫工人免费茶水供应点(失联老人儿童守护点)”小牌子。他们的爱心举措,获得丹东街道政协联委会的肯定和支持。于是他登门宣传,动员沿街会员自备饮水筒、纸杯等,给环卫师傅送个座、解点渴,并在各店门口张贴标记,方便环卫师傅认门。10多天里,先后在建设路、塔山路、丹峰路、新华路、步行街、靖南大街等陆续贴牌200多块。

在丹东街道个体协会,人们经常说起史伟东结对“穷亲戚”的感人故事。在远离县城几十公里外茅洋乡屠家园村,屠余福父子光棍两条,老父80多岁身体有病,生活困顿。10年前史伟东经人介绍,与屠家结对认亲,经常登门看望,送钱送物。屠家后山种有花木,严重滞销。史伟东急人所急,四处托人采购,还帮助推销竹笋、花草等,让屠家盈利三四万元。去年屠家盖起两间水泥平顶屋,史伟东当作自家事,赶紧送去橱具、空调、彩电、太阳能热水器等,村民邻居都羡慕屠家攀上这门“好亲戚”。

史伟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心里总是装着他的街坊邻居们,忙忙碌碌成了他的生活常态。他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一名政协委员的动人故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