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
委员之家委员风采
陈淑芳
字号:[  ] 发布日期:2017-12-04  信息作者: 冯雯 滕艳芸

畜牧天使   别样芬芳

——记市政协委员、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淑芳

 

30年间,从桃李年华到知命之年,汇聚了她奋斗在农场的无数个日日夜夜。

每年10多万头生猪经过她的手出厂,守住了猪肉类食品的安全防线。

她叫陈淑芳,宁波市政协委员、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2013年她以46岁的“高龄”荣获扬州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浙江省第一个畜牧兽医行业中的博士生。 2015年,陈淑芳荣膺“浙江骄傲”年度人物奖,完美地诠释了“最美浙江”精神, 2016年她又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就在前不久,她当选为 “全国道德模范”,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畜牧天使”。

服务农村的踏实人

在象山,随便找一个养殖大户,都能讲出几个陈淑芳的感人故事。她总是把养殖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对农民朋友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样充满着感情,痛苦着养殖户的痛苦,幸福着养殖户的幸福。让我们用一些数字来了解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她不为人所知的无悔付出。

第一个数字是大年三十。“4万只种鹅啊,如果真的都患上禽流感,我可要倾家荡产了!”说这句话的是东陈乡养殖户陈文杰。在2012年的大年三十,他家鹅场的4万多只种鹅被检测出禽流感抗体普遍偏低,他立即给陈淑芳打了电话。不到一个小时,陈淑芳就带领着畜牧兽医总站的全体干部,冒着风雪天,赶来给种鹅打禽流感预防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陈文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动物生病不挑时间,农民的急事儿也不挑时间,陈淑芳为民服务的脚步从不放假。急农民所急,解农民所难。作为一名兽医,她挽救的不仅仅是猪、鸭、鹅的生命,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

第二个数字是400个虚拟号。陈淑芳的手机里有一个虚拟网,群里不是家人,不是同事,甚至没有他丈夫的号码,而是养殖大户。象山的400多个养殖大户都认识陈淑芳,都能背出她的电话号码。只要养殖户有困难,无论是在海岛还是在乡村,无论是熟人还是生人,又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一个电话,不管多累多忙,她都会及时赶到,24小时不间断地养殖户答疑解惑,毫无怨言。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服务热线”。

第三个数字是25年。“阿芳姐帮了我们一家25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5年?”说这句话的是晓塘乡养猪户胡亚云。

1990年,胡亚云和他的丈夫就开始养猪。从一开始不懂技术、只有五六头猪到后来成为生猪存栏量达一万头的“龙头”养猪大户,这一转变都离不开陈淑芳的耐心指导、热心照料和细心跟踪。眼看着这一家子幸福生活即将到来,但是在2009年9月5日早上,胡亚云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她的丈夫在猪场扩建改造中触电身亡了。这一噩耗对于一个家庭,一位妻子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倒下了,瞬间击垮了这位柔弱的农村妇女。她万念俱灰,根本无心顾及养猪场,当时,她就一个念头——把猪场卖了,什么都不要了,活着也只是为了孩子。

 陈淑芳知道这个消息后,她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她眼含泪水,紧紧地抓着胡亚云的手说:“亚云,你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挺住,不要放弃,有我在,我一定会帮助你,陪你一起度过这个难关。”胡亚云说她永远都不会忘记阿芳姐眼神里传递出来的那份坚持,和紧紧握着她手的那股力量。从此,陈淑芳放弃双休日,三天两头跑晓塘,帮忙胡亚云照料猪场,就连大年三十夜也是在她家的养猪场度过的。就这样,在陈淑芳的支持下,让这个濒临困境的万头示范猪场重新走上了正轨。每每说起陈淑芳,胡亚云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阿芳姐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母爱天下的善心人

从1994年与第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结对以来,陈淑芳先后资助、抚养了7个孩子,其中有5个接至家中抚养。最多的时候,算上自己的女儿,陈淑芳家里曾住着8个孩子,孩子太多住不下,她特意定做了架子床,上铺睡一个,下铺睡一个。

1995年8月,陈淑芳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与丈夫一起前往象山县东陈乡看望结对助学的小珊。瘦弱的小珊躲在爷爷身后,怯怯地看着陈淑芳一家,那眼神刺痛了陈淑芳的心。之后,每个星期日她都要去看望小珊。

提起小珊,陈淑芳眼里闪烁着浓浓的母爱。1997年夏天,陈淑芳将小珊带回家中抚养。后来,小珊考取重点中学,她看到陈淑芳又抚养了好几个孩子,偷偷撕掉录取通知书,准备外出打工。得知此事后,陈淑芳连夜赶到小珊老家,坚决要小珊继续读书。第二天一大早,陈淑芳带着小珊赶到学校却被告知:学校已经补录了另一名学生。

说起这件事,小珊感到后悔,她噙着泪说,“妈妈轻易不求人,但那天她一次次地恳求校长收下我……”被拒后,陈淑芳又带着小珊赶到了另一所中学,在她的一再恳求下,小珊终于被录取了。

小珊的记忆里还珍藏着感人的一幕:2012年的一天,在上大学的她一大早接到了爷爷的电话,说她爸爸病得很重。她赶到象山的医院,才知爸爸要动手术,需要一大笔钱。她跑到陈淑芳的办公室,趴在她的肩上,哭着说想休学赚钱给爸爸治病。陈淑芳立即掏出包里所有的钱,又向同事借了些,凑够5000元后立马赶去医院。

在陈淑芳和她的养子们之间,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上世纪九十年代,陈淑芳曾下海承包过饲料厂,赚了些钱,在象山购置了几套房子。为了抚养这些孩子,她陆续卖掉房子,只剩下现在居住的这一套。

陈淑芳从不偏爱某个孩子,对她而言,早已淡化了血缘的阻隔,“每个人都是我的孩子,我就是他们的妈妈。”她送这些孩子到家附近的学校上学,从不缺席他们的家长会,甚至每晚还为他们准备夜宵。2014年9月,有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在给孩子们交完学费后,陈淑芳囊中所剩无几。

如今,孩子们非常争气,最大的已经参加工作,最小的在当地重点高中读书。在陈淑芳的家里,放着一封被她当做“宝贝”的信。那是今年暑假,“大女儿”联合弟弟妹妹们一起写给她和她的丈夫:“爸爸、妈妈,你们两个人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吃着戴家的饭,喝着戴家的水长大,戴家的优秀品质会在我们身上一代代传下去的……”

 

心系群众的政协人

作为市政协委员,陈淑芳心里始终装着象山这方半岛上的可爱人儿,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经过认真的调研和思考后,她撰写了《搭建海洋经济战略发展新平台》的提案,从大格局上来规划象山未来的发展,为象山人民描绘更美好的蓝图。陈淑芳建议:从全域城市化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象山半岛,通过行政区划优化、市域轨道谋划等手段,将象山半岛更紧密地纳入宁波核心都市圈范围,使其成为宁波大都市的滨海新区。建议将大目湾新城整体纳入宁波大都市滨海功能区,建议高规格规划建设环石浦港新城。

陈淑芳还十分关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幼儿教育医疗等问题,在今年的市两会期间,她曾提出要重视研究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融合教育,从娃娃开始抓好德育,培育文明新风。

陈淑芳深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当好人民的传声筒,更要本着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钻研,实事求是,为象山的发展、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到现在,陈淑芳在乡村兽医岗位上已经默默奉献了30个年头。30年间,变动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她在猪舍鸭棚里忙碌的身影和关注养殖户们深情的目光。长期以来,我们似乎习惯了那些先进典型人物遥远得不可触摸,神圣得不食人间烟火,然而,陈淑芳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可亲可学,有血有肉的标杆。

“最美浙江人”颁奖典礼上对这位美丽的畜牧天使是这样描述的:

扛着药箱的你,只顾风雨兼程

跃马横枪在突发疫情第一线

步履匆匆的你

跨越酷暑寒冬

为乡亲们的畜禽家园解忧相助

黄发垂髫,鸡犬相闻

那是晋人的桃花源

科技创新全心全意,服务三农不离不弃

你质朴地微笑着

辛勤勾勒新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