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政协委员呼吁加强农渔业污染源控制 |
|
|
| 字号:[大 中 小] 发布日期:2017-11-28 信息来源: 联谊报 信息作者: 陈红威 吕茂盛 |
|
|
|
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象山县辖区内的水质有了很大改善,鱼翔浅底、蛙声一片的图景又慢慢回到身边。县政协委员陈春静在调研中发现,农田、河道、闸口处等水源里的泥鳅、河鳗等生物却没有“结队归来”。在走访农户、寻根问踪后,她建议加强农渔业污染源控制。 “这种情况与气候、环境变化有关联,也与农药化肥的超标过量使用有关系。”陈春静说,不仅农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山林果园、渔业养殖也存在同样现象。如渔业养殖业中虾塘、蟹塘的清塘工作,养殖户普遍采用氰化钠消毒,部分使用氰戍菊酯、甲氰菊酯等农药。虽然农药和化肥的毒性会在一个周期后消失,但经年累积,对水源的污染不容忽视。 田间地头,大部分农民与养殖户把使用后的农药包装袋随意丢弃,剩余农药再次污染田埂、河道等,无形之中扩大了污染面。农资销售台账不规范,没有实行品种和数量的登记制度,导致对农药化肥超标使用缺少跟踪管控的有效途径。陈春静说,剿灭劣V类水过程中,不仅要治理黑、脏、臭等显性污染,也要遏制影响生物生长甚至危害人类健康的隐性污染。 她建议,建立化肥农药购买登记制。执法部门应定期对农资销售点开展督查工作;制定相关措施,明确各类种植和养殖业的农药、化肥的使用标准,引导农民与养殖户控制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在粮食功能区、种养殖基地、三品一标基地、规模农场设立农资废弃物回收桶,专人负责回收处理;在农资销售点设立奖励收购点,以废弃农药包装袋或者瓶兑换适量奖金或者小礼物,鼓励引导农民、养殖户重视废弃农药包装的回收。 |
|